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关于积极应对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方面的建议》(177号)答复

日期: 2025-05-15 浏览量:20 来源:阜新市民政局 责任编辑:蓝岚 文字大小:

张英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积极应对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方面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措施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民政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践行“厚道阜新 心中有你”民生保障工程,通过开展“六个你”专项行动,创新工作举措,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为导向,着力打造具有阜新特色的幸福养老服务体系,扎实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

(一)优化养老服务体系

一是统筹谋划幸福养老体系。近年来,阜新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积极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统筹谋划幸福养老体系,扎实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明确了健全完善以“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康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模式,培育“1+8+N”的幸福养老服务体系,打造“厚道阜新 乐养无忧”品牌。二是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的扶持力度。“十四五”以来我市累计投入6000余万元,用于支持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其中:争取了3个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农村养老项目,总投资3722万元;先后向上争取460万元对我市16家农村敬老院进行了维修改造;投入1200余万元为10家农村公办机构实施消防改造;投入130万元为15家农村公办养老机构配置护理床755张;每年从市级福彩资金中拿出252万元支持农村敬老院运行发展。依托查干哈达村“睦邻节”打造互助养老模式,提供“五助”服务;于寺养老中心食堂为特困、80岁以上老人免费用餐。三是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推广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积极推进已建成的16个省级示范型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投入运营,为周边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照料、休闲娱乐等服务。通过申请中央预算和省级资金支持,在太平区、新邱区正在建设1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总投资超5300万元,2024年建成后陆续投入运营。2024年又在细河区、清河门区开工建设4个项目,这些建成后,全市省级示范中心将达到30个,可为周边老人提供服务。;街道、乡镇层面具备综合功能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3个,我市街道具备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76%,乡镇范围具备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38%;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站、所)754个。我市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80%。四是强化医养结合服务标准,建立统一监管机制。市民政局联合市卫健委,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合作,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及医疗服务,全市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83对,实现养老机构全覆盖。联合制发《全市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工作的通知》,进一步优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流程,全市两证齐全医养结合机构12个。持续推进医疗与养老机构协同联动,鼓励基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按照自愿、平等、互惠原则与全市所有养老服务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及医疗指导服务。制定《养老服务机构综合监管通知》,着力构建市区联动、部门协同、社会参与、衔接有序的养老服务综合监管机制,确保机构安全平稳运行局面。

(二)助力养老产业发展

市民政局将积极作为,联系各方力量,搭建沟通平台,促进金融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的合作,推动养老金融与养老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我市银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养老服务。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实施人才培养工程。联合教育、人社、卫健等部门共同制定了康养人才培养“1+10+100+1000”工程。2024年,联合教育部门依托阜新高专(市卫校)共培训有证养老护理员569人;联合人社部门已培训康养家政人员1583人次。二是开展“中医普惠”工程。坚持“中医普惠应用,服务基层治理”理念,联合人社等部门举办了三期康养人才培训暨普惠中医“六进”活动,邀请域外专家对330名养老机构护理员和社区网格员、40余名乡村医生进行授课。三是举办了阜新首届康养人才职业技能竞赛,全市前4名选手代表阜新参加了省大赛,2人获得二等奖,2人获得三等奖。四是设立康养人才专业。阜新高专卫生健康学院现已开设蒙医学、护理、康复治疗技术、药学、医学检验技术等专业,形成现代医学护理专业群。学校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与辽健集团阜新矿平安医院建立重点合作关系,该医院康养示范中心是我市首个由公立医院承办的康养示范中心。

(四)加快适老化环境建设

一是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协同自然资源和住建部门,对新建住宅小区严格按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标准落实“四同步”(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无偿交付);指导县区加强现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使用和集中管理。二是实施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服务,已为全市164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了适老化改造,并为其提供关爱探访服务。在此基础上,又向省争取支持,继续为全市544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

(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认真贯彻《关于印发<辽宁省贯彻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工作方案>的通知》(辽人社〔2022〕10号)精神,坚决执行统一的养老保险政策,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六)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

一是探索老年志愿者服务。2024年,我市积极探索“银龄”志愿者服务模式,有效地将党建引领与志愿服务相融合,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银龄”志愿服务活动。阜新市劳模志愿者服务队、清河门区北山社区内“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党员、新邱区街基街道文慧社区应急救援志愿先锋服务队等都是我市老年志愿者服务的先进典型。二是开展“银龄之星”活动。组织开展寻找“银龄之星”个人和集体主体活动,在全市范围寻找积极参与老年志愿服务活动,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或集体。三是推动市老年人大学高质量发展。我市老年人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多学科、多层次、特色鲜明的全省知名老年大学,设立声乐、器乐、舞蹈、书画、综合5大类、45个专业,教学班110个,老年学员3000多人。先后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老年大学书画摄影比赛优秀组织奖、全国老年人大学协会文艺汇演优秀组织奖、辽宁省敬老文明号、阜新市创建中华诗词之市先进单位等多种荣誉称号。开展送文化进社区、进养老院、进中小学等活动,积极参加各类民间演出和社会公益活动。四是搭建银发专家服务平台。市人社将聚焦银发经济产业集群,搭建银发专家服务平台,精准配送银发专家服务,鼓励企业聘用银发专家。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市民政局将加强县乡村三级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积极搭建沟通平台,促进金融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的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康养人才“1+10+100+1000”工程;实施特殊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推动市老年人大学高质量发展,开展老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联合市教育局推动阜新高专申报新增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计划2025年首届招生;扩大医学护理专业群招生规模,培养适应养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站)等养老机构岗位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联合市人社局将按照国家要求,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组织实施“阜新英才计划”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项目,为到我市养老行业相关企业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按照本科生每月400元、硕士生每月800元、博士生每月1000元标准发放生活补贴,支持我市养老行业相关企业引进青年人才;深入开展康养照护领域培训评价需求摸底调研,重点围绕康养领域技能人才培养,实施养老服务、长期照护等领域技能人才专项培训。参照省人社厅即将下发的急需紧缺培训目录,对养老、家政、照护、康养等领域纳入急需紧缺培训目录的相关职业工种,培训补贴标准上浮10%,推动养老家政类技能人才建设高质量发展。

衷心感谢您对民政部门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监督。



 

阜新市民政局

2025年5月15日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